8月19日,山東理工大學音樂學院“眾音創益”實踐團走進東方社區,為社區的小學生們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陶藝體驗課。本次活動以“指尖塑形·童心造夢”為主題,旨在通過傳統陶藝制作激發孩子們的創造力與審美力,豐富暑期文化生活,傳遞美育浸潤社區的公益理念。
課程伊始,實踐團成員首先以生動有趣的語言介紹了中國陶藝的悠久歷史和文化內涵,從新石器時代的彩陶到唐宋瓷器的輝煌,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眼中充滿好奇。
在實踐環節,隊員們分組指導孩子們動手操作。從揉泥、搓泥條,到盤筑,每一步都耐心示范、細致講解。孩子們圍坐在桌子前,小手沾滿泥漿,認真模仿著老師的動作。起初略顯生疏的動作逐漸變得流暢,一團團陶泥在指尖的掌控下慢慢變成碗、杯、小動物等稚拙而充滿想象力的形狀。現場歡聲笑語不斷,家長們也忍不住參與其中,與孩子共同感受陶藝創作的樂趣。
“這是我第一次做陶藝,雖然弄得滿手是泥,但是太好玩了!我做了一個小碗,下次還想來做花瓶!”一位參加活動的小學生興奮地說道。許多家長也表示,這樣的活動不僅鍛煉了孩子的動手能力和耐心,更讓他們在體驗中感受到中國傳統工藝的魅力,受益匪淺。
“眾音創益”實踐團負責人表示:“作為音樂學院的學生,我們始終關注美育的多元表達。陶藝不僅是手工活動,更是一種融合歷史、審美與情感表達的綜合藝術形式。我們希望以音樂之外的藝術載體拓寬社區美育路徑,讓更多孩子在實踐中感知美、創造美。”
此次陶藝課是“眾音創益”實踐團暑期社區公益系列活動的組成部分,展現了山東理工大學學子立足專業、服務社會的責任感與創造力。未來,實踐團將繼續探索藝術教育與社區服務相結合的新模式,用藝術賦能社區生活,以美育滋養少兒心靈。
(供稿:李雅雯)